使用开颅钻的基本原则
作者:盐城瑞奥科技有限公司
点击:739
发布日期:2024年08月15日
使用开颅钻的基本原则如下:
1、越过中线开颅的基本原则。越过中线开颅的小骨瓣。跨越窦开头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。为了确保充足的暴露,避免静脉窦的损伤,建议坚持以下原则:在小(矢状窦,矢状位小于5cm)的骨瓣开颅中,可在窦中穿孔2个骨孔和1个窦旁骨孔。颅骨从外侧骨孔开始,在约窦旁1.5cm处停止。然后从窦上骨孔向外削骨,与外侧的骨缝汇合。
根据中线另一侧暴露的需要(如浅表肿瘤),骨瓣可在窦另一侧持续1.5厘米以上,也可以只在洞里打两个孔。跨越中线开颅中型和大型骨瓣。对于较大的骨瓣,沿窦每3-4厘米开一个骨孔。用箭头表示削骨的方法。额底以上的额部途径,我们不会在前部使用开颅钻,这是考虑美容和降低额窦损伤风险,是否跨越窦孔取决于手术目的。
2、中线额部开颅的基本原则。越过中线额部的途径用于接近、进入或通过半球间裂、颅底或眶顶的病变。可能的单额或双额骨瓣。通常,伸出头稍微抬起,不需要旋转。在单侧的方法中,头部和身体可以像进入半球间裂一样稍微向相反侧倾斜。头部弯曲的程度取决于手术目的。
重要的解剖标志有冠状缝合、矢状缝合和前囟、上矢状窦、额窦。另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是脑室穿刺点,即冠状缝合前1cm,中线外侧2.5cm。前额开颅皮肤切开,在位于一侧耳廓的相反侧,触诊定位STA额支后,为了不损伤STA额支,从耳廓前1cm开始。切口通常在越过中心线时必须位于前端的1厘米前。
以上就是使用开颅钻的基本原则介绍,感谢阅读。
上一篇:医用空心钻的技术参数和清洁标准